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底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党校建设和党校工作指明了政治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明确了工作任务,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今年初全省党校工作会议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党校工作作出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党校系统要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主动担当好“三种使命”,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一、担当好“炽热熔炉”的使命
党校是锤炼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大熔炉。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理应承担起“炽热熔炉”的使命,为党和人民“炼”出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一是要把握理论武装这个根本。党校要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牢牢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教育中心内容,要求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二是要突出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党校要牢牢把握党性教育这一核心,坚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教育学员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真正使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透彻阐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教导学员自觉用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言行。三是要夯实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党校要教育学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党校要注重用先进典型的事迹教育学员,多讲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风范,多讲焦裕禄、杨善洲、沈浩等优秀干部的模范事迹,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先烈先进中加强党性锻炼、砥砺忠诚品质。
二、担当好“前沿阵地”的使命
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理论的大阵地。党校具有“喉舌”作用,理应在宣传党的理论上多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多传播“好声音”,多传递“正能量”。
一是要做弘扬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播种机”。党校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引导和促使学员努力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特别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方、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要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二是要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极端重要的工作。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斗争,党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守土尽责。及时解疑释惑,对新情况新问题保持敏感性,及时跟进研究,主动加强引导;着力正本清源,党校专家教师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要敢于发声、主动发声,引领社会思潮发展;壮大教育队伍,加大意识形态教育力度,努力帮助干部廓清迷雾、明辨是非。三是要做传播正能量的“发动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确立了“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确立了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工作目标,并号召全省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党校应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旗帜鲜明地宣讲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引导党员干部把注意力聚焦到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上来。同时要发挥好党校教师的教研优势,多撰写理论文章、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媒体,报刊、宣讲等载体,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担当好“重要智库”的使命
党校是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的大智库。党校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进一步强化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咨询功能,切实发挥好 “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一要围绕服务中心,增强主动性。党校要增强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强化中心意识,做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后、实施过程中经常看到党校提建议,经常听到党校声音。继续办好党校既有刊物,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及时反映党校教学科研成果,使其真正成为党校理论创新的最佳阵地。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针对性。党校教研人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党委想什么,党校就研究什么;政府做什么,党校就推动什么”的指导思想,积极参与和加强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深化对当地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路径等问题的研究,加强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三要突出工作实效,增强操作性。党校的咨政研究,从形式到内容,从选题、破题到提出对策建议,要做到不仅内容管用、解渴,而且文风活泼,吸引眼球。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必要时要积极借助外部科研力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研究机构等进行联合攻关,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同时要鼓励教师和学员多交朋友,了解学员工作学习中的困惑,掌握学员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促进研究成果更接地气、务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