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民进中央呼吁:教师培养也需供给侧改革
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建立开放的多样化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师资保障
来源:团结报
“教师是优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委朱晓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综合改革和深化发展必然需要与之配套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作为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长期关注教育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他看来,教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和引导者。
对当前我国教师的培养模式,朱晓进也有自己的担忧。“我国的师范教育师资培养体制已不能满足教育实践对师资的新需要,难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他说。
朱晓进告诉记者,今年民进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改革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提案》,正是聚焦于此,希望在师资培养方面也进行供给侧改革。提案中,民进中央指出,当前师范体系与学校师资之间矛盾突出,学科教学和教育专业训练之间矛盾突出,全科教师的培养出现严重断档,这是我国教师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朱晓进进一步分析指出,一方面,师范院校本身只管师资的培养环节,其他一概不用过问,这使得师范院校难以为一线教学实践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师资培养和供应;另一方面,师范类学生不但要掌握所学学科的基础知识、经典理论和前沿知识,还需要提高和养成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等教育专业素养,让师范类学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此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小学都在开展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全科教师面临更大的需求量,很多学校却难以招到。
民进中央为此建议,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建立开放的多样化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必要的、基础性的师资保障。
民进中央指出,首先要打破封闭单一的师范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4+1”或“4+2”教育专业硕士,乃至教育博士的师资养成新体制。具体来说,就是不再区分师范或非师范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4年中,学生在数学、物理、文学等学院集中精力学好学科基础知识,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在硕士1年或2年中,进入专门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接受专业的教育科学训练。在通过国家的教师资格考试后,经过一定的教育见习和实习之后,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获得从事基础教育相关工作的专业资格,应聘基础教育相关工作岗位。
“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学科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专业训练。还可以逐步将教育专业博士(EdD)纳入我国师资培养的新体系,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巩固提高培养和提供更高层次的优质师资。”朱晓进说。
民进中央还提出,要完善配套制度,保障综合、开放的基础教育师资养成模式的建立和顺利运转。比如,在教师资格证制度方面,建议规定通过国家的教师资格考试后,必须经过教育见习和实习之后,才能颁发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是否要国家统一考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教育专业硕士招生录取制度方面,建议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教育专业硕士的录取条件和培养标准,并规范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过程,建立和完善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作者:黄昌盛